"MESUO" is a new retail standard that provides books, fruit drinks, coffee, food, and retail. It also puts the concept of the exhibition hall and sound theater into the book. Sohushu is more like a “Jiangyin People’s Life University”, which will plan and hold nearly 100 cultural activities such as humanities reading, music scene, poetry sharing, literature exchange, life class, etc., for friends who like to read. Distance to the entertainment space.
2019-01-26
民谣——[散文欣赏]
民谣的“谣”和摇滚的“摇”偏旁不一样。
不过民谣和摇滚的界限越来越不那么明显,你觉得那是民谣,那便是民谣。
民谣大都很简单,一把和弦吉他再加一口有点儿特色的嗓子便能唱出想要的感觉,嫌节奏不够可以加一个非洲鼓,闲音色单调可以加一点儿口琴作为前奏和间奏。
如果将木吉他换成电吉他,非洲鼓换成架子鼓,口琴换成键盘,再加一把低音贝斯,唱的粗犷张狂一点,听起来就是摇滚了。
民谣偏民,所以其始终是属于少数人的音乐,小众的,忠实的。近些年的一些选秀节目唱红了诸如《董小姐》、《斑马斑马》等民谣曲目,这给很多专注民谣倾心民谣的人带来了一些阵痛,民谣就该是小众的,看着《董小姐》之类的歌快成了口水歌,心疼。
民谣歌手很多很多,出色的也很多,这几年民谣蓬勃发展,其状态犹如90年代摇滚的盛世一样。几乎所有的民谣歌手都是创作型的歌手,写自己的故事他人的故事,自己的情怀他人的情怀,积极的,平淡的,美好的,温暖的,忧伤的,呼喝的,民谣会讲故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民谣偏民,唱民谣的,尤其是唱民谣的男的,都偏民,普普通通的,比如李志,比如宋冬野,比如最近发展挺好的赵雷也就是一个平凡的操一口北京口音的隔壁大男孩儿模样。
上一次看了学校里举办的一次歌唱比赛,有一个长得很粗糙的大汉子,唱民谣,汉子带了一个吉他手和非洲鼓手,由于吉他接口有点儿问题,没法接音响,汉子放下话筒,对着台下几百号人放声道,就让我给你们听一次不插电的纯正民谣。挺佩服这个汉子,我对身边的同学讲,这哥们一看长得就像唱民谣的,满脸的愤世嫉俗之感,黑胖黑胖的。唱的挺不错,不过唱着民谣来参加歌唱比赛也是想太多,还不插电,唱的旋律没几个人听过,能上就是个鬼。
而《中国好歌曲》这原创音乐的舞台,民谣和摇滚扎堆。面上民谣发展的好,地下民谣才有更好的基础发展。豆瓣聚集了一大票民谣歌手,很多很多好听的音乐,让人觉得很遗憾的是当看到已经做了几十首歌曲的歌手其播放量也才几千或者顶多万出头,所以很多的民谣歌手不是专职的歌手,就像很多写字的并不是专职写字的,而是有其他稳定的工作来支撑生命生活的正常延续。
我挺喜欢听的,并且在我现在的意识里,民谣和写字、吉他、鼓、绘画是一类,这一类可以和一个更广阔的词“旅游”挂钩。前段时间看了大冰(以前山东卫视一节目主持人)的一本书,大冰便是将上面的那些集于一身的一个痞子,可怕的是这个痞子做过主持人,能说会道。这本书写了十几个关于旅游、音乐、酒吧、姑娘的故事,大多故事都很暖,故事中的人不像你不像我,其写字的方式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类型。
大冰早前在拉萨开酒吧,大冰早前弹吉他唱歌,酒量好,喜欢交朋友,赵雷就是那个时候游历到大冰的酒吧的,赵雷那是才不到二十岁,为了自己的音乐而游历,并在那里唱了几年的歌。像什么背起吉他一带一分钱说走就走的事儿大冰没少做过,后来登山坏了一根手指,便背起鼓照样不带一分钱收走就走,走到西藏深处走到西藏边界。
大冰现在在丽江开酒吧。
西藏,丽江,这样的地方很多人都觉得很神圣,前两年我也是。大三的暑假觉得人生在世好不容易,趁着年轻不出去走走怎么对得起大学这几年,于是就想那就西藏吧,好多人都对西藏莫名其妙的神往,不谙世事的少年中的我想法更甚,听说骑行更有意义,更难忘,那便准备一场骑行?
上网查相关信息,搜集路线,做路线规划,查看山地车,读一些注意事项,做了一阵子,没去。
现在想来,幸好没去,去了要么一天半天就灰溜溜地跑回来,要么便折在半路上,灵魂拜谒了西藏喇嘛去了。
我现在没有向往那样的经历,除了知道其实绝大多数背后都一点儿不光鲜精彩,还有,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喜欢故事讲得好的、经历丰富的、姑娘遇到的多的、会画画的、会玩琴的、会唱歌的,这些特质能让旅游这个东西变得更好,让自己在做“旅游”这件事时心情更好。
旅游代表着一种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是平常生活,对有些人来说又是少数日子的奢侈生活,无论哪一个,目的是让自己过得更有意义,质量更高。
对,便是质量高。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以后如何能通过自己将生活过得更有质量。我不会想着真的旅游,真的骑行,真的背着吉他,真的学学绘画然后有一天走在旅途路上看见行人就画,执意想这些都特傻。
我真的没有文青梦,而且我听起文青这俩字瘆的慌,比听见学霸俩字还膈应一万倍。
我喜欢一些东西,喜欢这些东西时候的心情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不是非得自己做这些喜欢的东西。他唱的歌好听,听完了感动,他说的话好听,听完了想笑。简单的习惯,偶尔的爱好,不时的思考,这些东西和其他的掺杂着填塞在我的平常的日子里,安抚情绪,或者填补空白,打发困惑,亦或带来快乐。
从现在社会的现状中看到我们这一代的际遇,看清楚了自身的背后和自身,再实际一点考虑自己的行业,再实际一点认清自己的长短,我知道我完全没有达到小时候所希冀的那种伟大,也没有达到中学时代所自信能达到的那种高度,也没有达到高中时代大家凑在一起聊到的希望达到的地步,现在,也没有达到本科时已经降低了不少的但是还有不少期盼的那种希望。
我特别愿意承认我真的真的就如此平凡普通,虽然离我越久离我越远,我越无法和你解释清楚为何就如此的平凡普通,但是我说自己平凡普通时的心态就像我说“嗨,好久不见”时的一样。
我挺想毕业的,上学上了好多年,我觉得差不多了,人生真的不长,上那么多年学好浪费呢,我想快快的过自己的生活,群居的生活好无趣是不是。我不想怎样怎样了不起,我不要想以后要如何如何风光,我就想好好的过我的生活,小小的生活,有质量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我没什么大理想,我不要什么大理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